• 學術堂首頁 | 文獻求助論文范文 | 論文題目 | 參考文獻 | 開題報告 | 論文格式 | 摘要提綱 | 論文致謝 | 論文查重 | 論文答辯 | 論文發表 | 期刊雜志 | 論文寫作 | 論文PPT
    學術堂專業論文學習平臺您當前的位置:學術堂 > 實踐論文

    大學生支教現狀分析及可持續對策研究

    來源:西部學刊 作者:聶均容
    發布于:2023-03-04 共7021字

      摘要:大學生支教志愿服務活動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實踐活動得到快速發展,在提升鄉村教育質量和促進大學生實踐鍛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具有自主性、流動性的特點,但存在環境差異性和教學推進兩方面問題。當前,“互聯網+”拓展了遠程支教模式,實現了支教常態化、長期化,同時有效避免了安全問題和資金短缺問題。進一步完善大學生支教志愿服務的實現路徑:(一)強化政府管理與保障職能;(二)相關高校積極引領與監督;(三)支教學生明確自我定位;(四)建立健全相關保障措施等。

      關鍵詞:大學生支教;現狀;發展方向;對策;

      引言

      本文基于支教者視角,闡釋我國大學生支教這一特色支教志愿服務項目的現狀,發掘其背后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有創新性、發展性的對策,探索支教活動的雙贏模式,以更好地發揮大學生支教活動的價值,使其得到社會理解和認可,進而充分發揮社會實踐活動在加強和改善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努力帶動更多志愿者貢獻自身力量,實現自身價值。

      一、大學生支教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支教的概述

      支教,是指一項支援落后地區鄉鎮中小學校的教育和教學管理工作,也稱扶貧支教。支教源于“撤點并校”,是一項自20世紀90年代末已經存在、2001年正式開始的一場對全國農村中小學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在城鎮學校無法容納鄉村學生,村小代課教師又被清退的情況下,志愿者自發組織前往村小支持教育,做支教老師。從廣義來看,支教可以改善當地教育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地方教學條件,提升地方師資能力。狹義方面,主要指政府派出志愿者去到地方支持學校教育的活動。在中國當前高等教育發展失衡,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的背景下,政府有關團體和組織采取了開放招聘的方式,安排受過高等教育的志愿者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農村開展中小學校教育與教學管理工作的社會公益活動,對落后地區的教育進行支援。依照發起方式,主要包括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舉辦、民間團體機構和企業贊助,以及個人自發參加等多種途徑;按照時間長度可劃分為長期支教、接力支教和假期支教。而大學生支教,其特殊性就在于其主體的限定性———由大學生利用寒暑假、畢業前的實習時間,或應屆畢業大學生畢業后直接參與國家的支援貧困山區教育規劃,遠赴貧困地區開展教育支援和教育[1]。

      (二)大學生支教的特點

      因涉及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教活動相較于其他類型的志愿服務活動,具有不可忽視的特殊性與嚴肅性。大學生支教活動發起與創立的宗旨,在于選拔出經歷過高等教育的高校學子輸入各偏遠欠發達地區進行教育扶貧,改善當地教育落后的現狀,為當地學生帶去外界訊息,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意識。因此,支教活動相較于一般志愿服務活動有一定的特殊性,總結為以下特點[2]:

      1. 自主性

      我國的大學生支教志愿活動,目前主要形式為高校牽頭、政府對接、定點支教,符合支教資格的在讀生或應屆畢業生自發報名,簽訂三方協議后,統一組成以高校為單位的支教團,遵從服務地安排開展支教活動[3]。顯而易見,支教主體都是自主申報、自愿參加,自發性地為較落后地區輸送教育服務,為早日改善教育失衡問題添磚加瓦。

      2. 流動性

      由于大學生這一群體的特殊性,支教團成員大多來自不同高校、院系,身處不同專業領域,也并非一定把教師作為未來職業。另外,多數大學生在一年服務期期滿后選擇重返校園,繼續深造,再次從教師轉變回了學生的身份。與此同時,還存在利用寒暑假期進行短期支教,從事從幾星期到幾個月不等的實踐活動。由于學生需要在升學過程中不斷適應新的教學模式、不同的教學觀念,也或多或少地影響了教學。綜上,大學生支教具有時間上的限制,人員上不可避免地流動,這一不穩定性給支教方和被支教方都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三)大學生支教的意義

      一方面,有效地彌補了不發達地區教育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學生熟悉基層情況、增長實踐經驗和提高綜合素質。應屆畢業生經常到中西部山區支教,可以實地掌握中國基層教育發展狀況,更加熟悉基層狀況,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幫助貧困地區教育發展。通過支教親身經歷中國落后地區的現實生活,更能激勵廣大大學生堅定愛國主義理想信念。通過一批帶動一批,一隊接著一隊,更多的大學生進一步了解支教志愿公益活動的價值所在,堅定他們在支教實踐活動中深化理論知識的理解,堅定理想信念,培養高尚情操,自覺以實際行動為不發達地區教育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大學生支教

      二、大學生支教現狀

      (一)環境差異性問題

      作為大多數長期在城市生活學習,很少接觸和有鄉村生活經歷的大學生,初入較偏遠閉塞的服務地,心理和情緒上出現較大落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交通閉塞、人煙稀少等較難改變的客觀因素,與多年生活截然不同的支教環境,再加上一些由于常年隔絕而形成的較為封建落后的觀念與偏見,都是對支教大學生的挑戰和磨礪。這使得大學生在真正走上課堂之前,必須具備較為獨立的自理能力和不易動搖的“苦中作樂”精神。在地理環境之外,不可小覷的還有人文環境。語言不通、習俗不同都使得初來乍到的大學生需要在時間的見證下慢慢適應、接納和融入。不少大學生忽略了山區孩子積年累月、世代傳承的心理特質和當地的文化地理環境,不可避免地產生較大的心理落差,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從而熱情日漸消減。由此可知,在支教崗位上,毅力和能力缺一不可[4]。

      (二)教學推進問題

      盡管我國的義務教育全面推行,在偏遠閉塞地區也基本普及完成,但教育質量卻是天差地別。最首要、也最棘手的問題就是支教大學生本身的適應能力問題。盡管接受過當地民俗風情、教育觀念的普及培訓,但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到現實生活和攝像機記錄之間的極大差異。支教地通常人口老齡化嚴重、經濟發展滯后、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嚴重缺失父母的參與,以及觀念的固化導致各個家庭教育觀念迥然不同,這些直接導致了學校不僅要處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矛盾,更少不了學校與學生家庭之間的交涉溝通。以支教中遇到的事例來講,剛剛小升初的孩子們課堂紀律意識較淡薄,且知識掌握水平相當于城市孩子的小學程度。但升學考試的存在又要求他們彌補上這二至三年的知識水平差距,這是對學生的挑戰,更是對教師能力的考驗[5]。在課程設計、備課、教學技能、課堂管理、心理指導等方面,也是支教大學生必須面對的任務與挑戰。在這里,“控輟保學”等一些政策的嚴格實施,以及由于師資短缺、教育資源缺乏而更顯復雜的行政和政策性任務,或許比教學更令當地教師煩惱。來到這里后大學生才發現:教育欠發達地區和城市學校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體驗原來存在著不可估量的差距[6]。在這些情形下,由于缺乏親身體會,有些支教課程的設計并沒有綜合全面地考慮教學的各項基本要素。盡管大學生通常具有創造性思維,但由于采用了當地學生未接觸過的訓練方法,結果反而差強人意,這也是大學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推進教學,如何把城鄉教育一體化理念更好地帶入閉塞地區中小學時面臨的挑戰。

      1. 支教團隊相關管理制度

      雖然大學生還未真正踏入社會,不可避免地存在個人經驗不足、分工不夠科學等問題,但支教組織及時有效地發揮了管理與引導的作用,隊長及相關負責人定期會集全體成員總結反思,在支教期結束后也建立了支教信息資源庫[7],向之后的接班團隊傳授經驗。這也是迄今為止大學生支教總體效果深得人心的因素之一。以中南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為例,該校的兩個支教分隊分別設立了隊長一職。大圩中學分隊的支教團成員在每周五全體教師例會后開展團隊內部的反思總結討論會,且每月和河北分隊、中南大學校團委書記以及支教負責人開展線上交流會,反映問題、提出訴求并反思自身該階段的不足之處。只有建立了有體系、有規則的規范支教隊伍,且除了參與服務地學校教學工作之外,定期與高校負責方交流溝通,才能更大程度地保障支教隊伍的思想正確、行為端正。如此一來,在服務地、高校、自我的三種監督下,才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好大學生支教群體的作用。

      2. 后續教學開展問題

      仍然以上文所提團隊為例,到大圩中學的第一天,部分大學生所在的英語教研組教師就與他們進行了一場長談。當天的教學活動已經讓他們心理有了一定的波動,當地教師的肺腑之言又讓大學生不禁產生了新的思考。按照當地教師的指導,他們應該放棄以城市里同齡孩子的標準要求當地學生的教學觀念,推翻先前制訂好的教學方案和對學生的期待值,以課本為主,以基礎為主,以尖子生為主。在這所每年中考升學率約10%的鄉村中學,教學任務變得愈發艱巨。在當地教師口中,前幾屆支教團來過之后,再接手由大學生支教過的班級時,他們一般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對學生的課堂習慣、學科自覺性以及心態的落差進行調整。有些支教的大學生運用了較為先進的創新性教學方法,但與教育資源長期欠缺的當地中學是不太適應、差強人意的。盡管當地教師很樂于每年從高校的高材生身上汲取教學的靈感,但大學生服務期滿離開后的過渡期,也給他們帶來了后續教學的一些煩惱。在當地教師的幫助下,支教團隊也請教了往屆成員的經驗,對照學生每年成績表逐個分析并重點談話,在入鄉隨俗的同時,在課堂中融入可接受的先進教育資源,使他們開闊眼界、陶冶情操、豐富內涵,激發內心的學習興趣,在有限的支教期內盡所能奉獻無限的愛心和正能量。

      三、大學生支教的新思路探索

      (一)“互聯網+”背景下的多元支教模式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鼓勵學校利用數字教育服務平臺和資源,探索網絡化教育新形式,促進教育公平;同時指出推進“教育+互聯網”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應用,實施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計劃,整合建設國家中小學生網絡學習平臺,免費為農村和邊遠貧困地區學校提供優質學習資源,加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支教活動推行的20余年,對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問題的緩解、鄉村教師的更替流轉和稀缺、推動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一批批大學生深入山區這種傳統支教方式難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影響了支教活動的效益。當下,互聯網平臺為教育資源的傳遞創造了多種便利,彌補了傳統支教存在的不足[8]。

      (二)互聯網課堂實行的優勢

      互聯網有效突破了時間、空間、疫情等因素的限制,搭建了暢通無阻的第二支教平臺,使得支教不再僅僅局限于一方講臺之上。利用互聯網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開放共享,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進而推動城鄉教育融合發展[9],實現了大學生支教的立體化發展。

      1. 可常態化、長期開展

      與傳統支教不同,互聯網云課堂可直接通過騰訊會議、釘釘等進行遠程投送完成,且保存后可反復回放觀看。沒有了天氣、地形等因素的限制,不論是支教方以往的周期較短、更替較快等問題,還是由于支教大學生學業安排沖突等的突然變動,在信息化平臺下都迎刃而解。且在高度信息化的當下,將圖片、網絡、微電影等新形式融入線上課堂,更能增添課堂趣味,以互聯網為平臺可以更便捷地輸送現代化的先進教育資源。另外,一些長期在較封閉地區生活的孩子不太擅長與人面對面交流溝通,網絡為他們搭建了打開心扉的橋梁,讓他們有機會一步步走向外面精彩紛呈的世界。

      2. 避免了安全問題和資金短缺問題

      由于不用實地支教,支教團隊的住宿、餐食等補貼費用可以節省下來,轉化為不少的一筆教育資金,可為豐富孩子們的教育資源的補充添磚加瓦,如此也能夠更好地與互聯網課堂建立連接,相輔相成;另外,一些支教過程中有時會出現的較危險的地理環境、極端天氣等情況也被互聯網隔絕開來,保證了支教者們的安全。

      四、完善大學生支教活動的對策思路

      (一)強化政府管理與保障職能

      支教活動是自愿的、不求回報的、無私奉獻的行為。為了提高大學生投身祖國公益事業的積極性,支教所在地政府可通過完善或制定專門針對支教大學生的醫療、生活補貼制度,并與當地中小學多加溝通,定時了解大學生的身體及心理情況,定期與支教團隊溝通,加強雙方的供需交流以便于相關工作調整。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首部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文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該文件中明確指出:要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關心支教教師生活,認真落實邊遠地區津貼發放等政策,全面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補助,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高補助標準,努力惠及更多鄉村教師[10]。這一政策的出臺及普及在提高支教者工作積極性和熱情的同時,能夠同時帶動當地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達成支教“雙贏”。

      (二)相關高校積極引領與監督

      1. 鼓勵在校生廣泛參與大學生支教活動

      當前,有資格派遣支教團隊到偏遠地區進行支教的高校,通常綜合辦學水平較高,是全國優秀人才的會集地,是教育事業的引領者,有責任在校內通過各種渠道呼吁、宣傳大學生支教志愿活動,爭取為我國支教事業選派出更加有家國理想、有先進知識、有奉獻之心的優秀高校學子,代表高校、代表國家,推進支教事業的長期發展。不管實行哪種形式的支教活動和怎樣的政策,都需要取得當地政府和支教院校的大力協助,才能起到最大效果。中南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中,成員大多為預備黨員或正式黨員,進一步彰顯了黨員隊伍對黨組織號召的積極響應。在招募和選拔支教團隊成員時,有意向黨員傾斜,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效地影響和帶動身邊同學的參與。在鄉村振興、邊遠地區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他們是見證者,更是親歷者。

      2. 對接當地,嚴格管理,定期總結

      大學生志愿者除統一參加各省志愿者協會培訓之外,各學校內部也要在其正式出發之前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培訓,如去中學實地聽課、試講等。由于大學生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及對當地的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不夠了解,所以,應加強志愿者的教學技巧、課堂管理、學生組織、學生溝通等一系列內容的培訓。

      在服務期正式開始后,高校相關負責人也要與支教團隊長定期聯系,及時掌握支教服務的推進情況,同時與被支教學校、被支教地政府多溝通交流,既要保障支教活動高質量、高水平的完成,也要保證千里之外本校學生的權益與人身安全。同時,支教過程中要對大學生的日常行為嚴格要求。大學生作為支教教師,是當地學生學習的榜樣,言行舉止和穿著打扮都會給學生帶來影響,這就要求大學生要進行自我約束,同時支教組織進行適當管理。最后,支教團隊應定時接收大學生的教學反饋。大學生志愿者在支教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足,得到的收獲等應及時向團隊匯報,及時反思和總結,并分享給團隊中的其他成員,促使大家共同進步。

      (三)嚴格明確自我定位

      在山區的特殊環境里,為了課堂的有效推進和保證課堂質量,大學生應端正態度,找準定位,和學生親疏適當,不能為了和學生搞好關系而背離支教的初衷。同樣,也應踏踏實實地傳授新知識新思想,真正地把推進當地教育發展放在首位,以一種無所求的平和心態去面對支教生活中可能面對的挫折與不順,要堅決發揮當代優秀青年的優秀品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特別是大學生在支教時不能一味地遵循自己的想法,而不顧當地的具體情況,本末倒置,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要根據現實情況,合理適當地引入新觀念、用好新設備,杜絕教學秩序的混亂,盡力降低支教后遺癥發生的可能性,樹立自己作為人民教師隊伍一員的使命感和莊嚴的責任感。

      (四)建立健全相關保障措施

      然而,各方面的努力都應以國家的法定條文作為根本依據。支教事業作為蒸蒸日上的“第二課堂”,作為越來越多優秀大學生畢業后體驗社會、回報社會的第一份選擇,必然離不開更詳盡的法律支撐,法律的明文規定是該項志愿活動可持續推進和發展的根基。

      結語

      大學生支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作為未來社會的接班人,當代大學生在支教這一不斷摸索、不斷注入新活力的活動中,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大學生自身應加強修養,不斷提高勝任支教的能力,從專業知識、教育知識、心理知識、實踐經驗等全方面培訓和積累。支教主體———大學生的成長是確保支教活動質量的關鍵。大學生支教不僅僅需要青年人自身的進步和完善,更離不開社會和相關部門的組織協調、監督落實,對大學生支教活動進行規范化和制度化改革,真正摸索出一條教學相長、支教雙贏的道路,讓大學生在奉獻中成長,在成長中奉獻,促進大學生支教朝著規范化、科學化、可持續化的方向發展。用一批批支教青年學子的接續努力,換來欠發達地區的文盲、半文盲家庭向知識家庭的轉型,用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大學生支教模式的拓展,加速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實現,以教育為彌合城鄉差距賦能,幫助山區學生從小接受高水平教育和根植“強國有我,請黨放心”的理想信念。通過支教,不僅能夠把黨的政策和黨的溫暖帶到基層,把文明新風和民主法治帶到基層,還把文化知識傳播到基層,為新時代社會協調發展注入活力[11]。

      參考文獻

      [1]張瀚月,陳仕品.“互聯網+”視域下大學生支教志愿者網絡培訓課程設計[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8(14).

      [2]陳俊.青年一代的暑假生活[J].文學教育(中),2016(6)-

      [3]林雙.關于進-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J].中國行政管理, 2004(11).

      [4]袁亞婕大學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訓設計[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 2014.

      [5]齊冰,王玟星.關于“95后”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新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2).

      [6]王瑩.關于建立大學生短期支教長效機制的思考[J.商, 2013(12).

      [7]高福霞,萬小煌,陳麗娟,等.大學生短期支教的現狀及其對策[J]職業時空, 2014(9).

      [8]李凱蒙,王嘉怡,彭媛媛.“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支教模式的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 2021(9).

      [9]王嚴.“互聯網+”視域下大學生支教志愿活動途徑拓展探索[J].中國輕工教育, 2020(1).

      [10]蔣超.教育扶貧視角下大學生支教服務的路徑探索[J].就業與保障,2021(6).

      [11]李彤彤,楊澤慧,杜兆麗,等.“互聯網+”模式下大學生支教服務幫扶策略探究一以 《微光計劃一教育 助學專項行動》為例[J]互聯網周刊, 2022(12).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法學院
    原文出處:聶均容.大學生支教現狀分析及可持續對策研究[J].西部學刊,2023,No.181(04):121-125.
    相關標簽:
    • 報警平臺
    • 網絡監察
    • 備案信息
    • 舉報中心
    • 傳播文明
    • 誠信網站
    国产91流白浆白丝喷潮,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91视频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