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堂首頁 | 文獻求助論文范文 | 論文題目 | 參考文獻 | 開題報告 | 論文格式 | 摘要提綱 | 論文致謝 | 論文查重 | 論文答辯 | 論文發表 | 期刊雜志 | 論文寫作 | 論文PPT
    學術堂專業論文學習平臺您當前的位置:學術堂 > 論文資訊

    如何讓論文更具有學術性

    來源:成才與就業 作者:秩名
    發布于:2022-11-27 共837字

      其一,格式規范。正如絕句、律詩各有寫作要求,論文亦然。新手寫論文,宜遵循“標題、摘要、引言、正文”的格式,并標明腳注、參考文獻。

      其二,邏輯嚴謹。比如,在驗證一個問題時,應由淺入深或根據多條分論據綜合說明問題。一般而言,可遵循“提出問題、描述觀點、論證、結論”的行文邏輯。

      其三,使用專業術語。比如,筆者學的是藥理學,在撰寫醫學類論文時,應用“服藥”代替“吃藥”,用“注射劑”代替“針水”,用“曾就診于外院”代替“在外院看過病”。另外,要注意英語單詞的翻譯,應根據實際情況判斷使用“直譯”還是“意譯”。

      暨南大學藥理學碩士謝彩鵬

    論文學術性

      筆者介紹兩個在論文寫作中避免大白話的方法:

      第一,在撰寫論文前,至少閱讀十篇相關領域內的高質量學術論文。此時,關注點并非具體內容,而是謀篇布局、語言風格。通讀后,可歸納并小結“摘要”“關鍵詞”“結論”等的寫作要領,形成屬于自己的學術語料庫。

      第二,注重語句的準確性、邏輯性。若要簡單介紹自己的研究,可這么寫——“針對××問題,筆者從××、××方面展開了基于××方法的××研究”。若要呈現前后內容的因果關系,宜用“該器件的××性能在××條件下無法實現最大化發揮,原因在于××條件下的××物理機制限制了該器件在××過程中的效能最大化”代替“因為××物理機制在××條件下占主導作用,所以該器件××的性能無法實現最大化”,因為后者的表述不僅學術性較弱,還顯得頭重腳輕,且未把原因解釋清楚。

      中國科學院大學凝聚態物理博士眭新雨

      筆者想到一個很多論文新手不會注意的問題——在撰寫論文時,根據讀者對象確定專業術語及其釋義的篇幅。

      舉個例子,如果論文關于“光量子存儲”這一最近熱門的概念,那么寫作時先要思考論文發表在哪里、主要讀者是誰。若發表在公共類期刊,作為科普性論文,那么可從量子概念寫起,還可介紹波動說和粒子論之間的斗爭和統一;若發表在專業期刊,就不宜使用大量篇幅介紹基本概念,因為這類期刊的讀者大多對類似“光量子”的術語有一定的了解。

      還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少部分術語的使用范圍過小,甚至是作者自己命名或首創的,那么撰寫論文時就應在其首次出現時給予一定篇幅的準確描述。

      上海大學理學碩士彭振桓

    相關標簽:
    • 報警平臺
    • 網絡監察
    • 備案信息
    • 舉報中心
    • 傳播文明
    • 誠信網站
    国产91流白浆白丝喷潮,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91视频久久久久